四無量心, 又稱四梵住, 源自古印度婆羅門教,後來被佛教採用。四無量心就是修行和實踐"慈、悲、喜、捨"四種心境。以下略述這四種心境的意思; 而"無量" 是指將這四種心境擴展到無邊無際; 無所限量:
職場上應用慈無量心:
慈無量心指給予眾生快樂, 以慈愛的態度對待。並且是無量無邊的眾生。
在職場上, 要實行這一點, 就是時刻要想起自己的每一態度及行為都應該帶著禮貌及愉快的神情。能力範圍內的, 別人需要協助都盡量幫忙, 以令對方工作更順利以及不產生不愉快情緒。如果能抱持這種態度, 雙方工作有如合作伙伴, 辦事效率有所提高; 成效事半功倍。
作為上司, 可以對下屬合適地作出讚賞。令對方快樂之餘也可以提升士氣。另外, 作為上司, 很多時不自覺地對下屬責罵。形相兇惡, 令對方難受。有沒有想過對方會因此而很不快樂, 以致晚上未能入睡; 甚至白天回到公司也惶恐担心出錯被罵。這樣只會影響工作效果。相反地, 如果能以慈無量心的態度對待下屬, 結合慈心, 即使下屬出錯, 不要以責罵的形式來糾正, 而是循循善誘, 有如教導幼子的心情, 對方不單會比較上心, 並會惦記著你的好。將來在合作上便可以更加順利。
當然對於某些較為頑劣或"軟皮蛇"的下屬, 以和顏悅色的勸導方法對待, 對方是"收不到"的。筆者也有過這疑問: 真的對每個人用這態度也湊效? 後來看到一本書, 已忘了是什麼書。裡面說即使有需要以兇惡的態度責罵對方, 也不要真的生氣, 只是裝出一副兇相就好, 內心仍應帶著慈悲心。不要影響自己的情緒。
職場上應用悲無量心:
悲心又叫拔苦,希望可以幫助眾生解脫痛苦。眾生有種種的苦,要盡我們的力量,用自己的悲心,想辦法把眾生的苦除掉。並且要生生世世, 無量無邊的實行。譬如有人跌倒在地, 你會不由自主地上前扶起他。這種就是悲心。
在職場上, 在其他部門工作過多並爆煲時, 如在你能力範圍以內, 可以盡量幫忙。 筆者在工作上也遇過很多情況需要用上悲心的。筆者曾經很長的一段時間從事製造業。工廠生產一訂單的貨品由接下訂單到出運貨品的過程複雜; 以及所需的物料繁多。作為營業部員工, 筆者只要有悲心, 即在每個環節, 如訂購物料清單的製訂、追踪客戶批核樣辦的速度, 以及回應生產部門的速度上都夠緊貼且無錯漏, 那便是"拔"去生產部門的"苦"。他們便能有足夠的時間生產, 不致於通宵達旦趕貨更甚是避過因趕貨而產生工業意外或不良品。
職場上應用喜無量心:
喜無量心, 又叫隨喜。 就是見到別人行善或快樂時, 自己也感到愉快。並且這心是無有間斷、無邊無際地生起。這驟眼看起來是人之常情。現實中, 卻有為數不少的人是憎人富貴厭人窮或幸災樂禍的。現今社交媒體高速發展, 這情況更為明顯。
在職場上, 有競爭心是可以推動人上進及公司業績, 筆者卻認為這競爭最好為良性的。假如營業部有數個小組而你是其中一組的主管, 你會為另一組業績超前而嫉妒嗎? 按喜無量心的修習, 我們應為對方開心。換一個角度看, 別人的進步會激勵自己的一組同事的上進心, 大家也希望自己也能在業績上取得佳績。此外, 不論是哪一組同事取得好成績, 對公司整體也是好事。公司能健康地發展, 整體員工才能得益。這可反映在年底花紅及減少裁員的危機。
職場上應用捨無量心:
捨無量心所指的是無分別心。這比較多用作佛家用語。說得淺白些就是不執著於自己和別人的分別; 並對所有眾生, 包括遠近親疏, 都一視同仁。
在職場上, 這個修練令我們處事公正, 不會親疏有別。這樣才可以服眾。令同事們和供應商們都沒有不公平、怨憤的情緒。我們更會放下個人榮辱, 把別人當作是自己一樣看待。擁有廣大的胸襟才能以大局為重, 成就大業。
介紹了這四種無量心, 不知你是否認同這些是應當修習的。即是認同了, 也可能會覺得無可能做到 - 實在是太難了! 畢竟我們都只是凡人。但如同所有的宗教一樣, 教條都只是理想, 並沒有要求一定要做足一百分。反而這些都只是一個目標; 給出的一個指引, 好讓我們有個方向去改善自己。
試想想, 如果真的可以盡量緊貼四無量心, 想必人的情緒會較為穩定; 沒那麼容易受外境人事物所影響以致憤怒。工作也必更為順利。推而廣之, 對家人、朋友及街外人都可以運用這修習。
最後, 四無量心是一種佛學理論, 除了理論, 筆者認為要達至最強大的效果則需結合禪修(meditation)。然而, 這已是另一範疇, 暫時不在此討論。
本篇參考以下文章:
作者Yaanin為以下兩個機構的多媒體小編:
Comentarios